洞下“守夜人” | |||||
| |||||
11月中旬以来,长沙连日小雨,大波冷空气的袭来,气温骤降,终于还是入冬了。 冷风在狂啸,行人们缩紧了大衣,脚步匆匆。此时,长沙地铁6号线的一片工地上,一群橙衣少年们却干得热火朝天,橘色工作服竟湿透了,也不知是汗还是水。 长沙地铁6号线人民东路站至花桥站区间左线盾构于10月24日顺利贯通,随后,盾构人员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加快进度组织盾构机平移吊拆工作。此台编号为DL273的盾构机必须快速周转至6号线六沟垅站,负责六沟垅站至文昌阁站土压平衡盾构段的掘进施工任务。前期,因接收端条件受限,盾构贯通时间本已推迟,后续的盾构吊拆、周转及再次下井工期时间随之减少。在工期被压缩的情况下,任务变得十分艰巨。 人民东路站采取半盖挖方式施工,盾构机到达时左线顶板已封,盾构机需要平移至右线吊出。一台盾构机体重400余吨,体长80余米,平移如此“庞然大物”,其难度可想而知。首先,为方便后期平移,工人们需先行利用多块钢板拼装焊接成一个整体,再将接收盾构机的托架置于这一大型钢板上,并通过固定点位焊接防止接收过程中的偏移。随后,待盾构机推进至接收托架后,在盾体外壳焊接防止转动的限位钢板和防止铰接活动的钢板。最后,分离托架与底部钢板,使用液压油缸顶推托架,实现盾体与托架整体平移。由于连日降雨,增加了安全风险,钢板焊接等工作迟迟无法有序推进,给此次紧张的工作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为全力做好本次盾构机整体平移工作,盾构分公司质量总监兼副经理黄超凭借着多年从事盾构施工的经验,提出增设雨水防漫溢方案,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平移前将主机和托架焊接牢固,确保盾构平移应该满足的功能要求,提高了安全性、适用性。 现场还有一位“小个子大能量”的拼命三郎,作为公司盾构施工一线的骨干,吴鑫扬多次参与盾构机下井、吊出重大任务,深知盾构机吊装作业的安全及技术要点,从白天到黑夜,坚守在盾构施工一线;入职一年多的涂瑞豪凭借着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能及时处理现场复杂、关键的问题;安全员陈晓峰利用自己的丰富工作经验保证施工现场的人员及设备安全。 他们在洞下40小时连续奋战,不间断调度工作,全面掌握一线施工实际情况。一身泥、一身水已然成了标配,没有觉得苦;饿了,随手一包干粮解决温饱;困了,车上小眯一会又继续战斗。 建设者们不畏艰难,万众一心,以目标为导向,倒排工期计划,全力推进项目履约。11月27日凌晨,长沙地铁6号线人花区间左线顺利完成盾构机平移吊拆工作。截至目前,盾构机已于六沟垅站顺利下井,正在紧张的始发调试阶段。 | |||||
【打印】 【关闭】 |
浏览次数: |